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

从后殖民主义角度探析《自由国度》中自由对小说中人物的意义

刘 才艺
西安外国语大学

摘要


奈保尔被称为“无根作家”,他的写作与他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。《自由国度》是奈保尔的一部短篇小说集,
1971 年获英国布克奖。这本小说由两篇日记摘要和三篇短篇小说组成。三个故事中的人物 ( 桑托什、戴约的哥哥“我”和
鲍比 ) 都经历了地理和文化的错置,面临着文化身份的困境,失去了归属感,没有人能在“自由国度”中获得自由。印度
仆人桑托什在困境中经历了不同的选择,从他人的附属品变成了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。然而,为了生存,他不得不背离自
己的文化;无名的主角“我”,被称为戴约的哥哥,期望在一个陌生的大都市有一个美好的未来。然而,大都市的荒谬粉
碎了他的梦想,再加上亲人的背叛,最终导致了他的异化;英国的一个同性恋警察逃到非洲这个所谓的自由国家寻求自由,
却因滥用特权而感到幻灭的故事表明,那些无视责任的人无法享受自由。本文将从后殖民理论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无法
获得自由的原因,揭示奈保尔对边缘人物的关注和对自由的意义的思考。

关键词


奈保尔;《自由国度》;自由;身份认同

全文:

PDF


参考


[1]Bhabha, Homi. “The Location of Culture”[M]. New

York: Routledge, 1994. Print.

[2]Kazin, Alfred. “Displaced Person.” The New York

Review of Books, 1971 (17): 21-26.

[3]Naipaul, V. S. “Life on Approval.” The Guardian, 1971: 6.

[4]Naipaul, V. S. “In A Free State” [M]. Pan Macmillan,

2020: 15-90.

[5]Said, Edward. “Orentalism” [M]. New York: Random

House, 1978. Print.

[6]Spivak, G. C. “Can the Subaltern Speak?” [M].

Imperialism, Routledge: 2023: 171-219.

[7] 侯林青 . 《自由国度》的异质文化形象研究 [D]. 湖

南科技大学 , 2020.

[8] 孙妮 .“自由世界”的牺牲品——解读奈保尔的《在

一个自由的国度》[J].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,2009(01):117-127.

[9] 王莎烈 . 奈保尔小说《自由国度》的空间解读 [J]. 吉

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8,36(06):55-58.




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2361/2661-376X-07-09-173332

Refbacks

  • 当前没有refbac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