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超临界 CO2 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性能分析
摘要
朗肯循环对布雷顿循环的高温余热进行利用,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。将高温熔融盐集热和相变蓄热相结合,保证了发电
的持续性和稳定性。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,结果表明,当 R141b 作为有机朗肯循环工质,在 196℃蒸发时,该系统的
热发电效率最大为 42.78%,循环效率可达 46.89%,比大多数耦合循环的效率要高,对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有着积极意义。
关键词
全文:
PDF参考
[1] 张博源 , 杨康 , 方振昌 , 等 .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热再
压缩循环系统优化 [J/OL].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, 1-9[2025-04-
24].
[2] 张学镭 , 梁建雄 , 王普 , 等 . 基于 S-CO2 布雷顿循环
的太阳能发电储能一体化系统性能分析 [J]. 动力工程学报 ,
2024,44(08):1205-1215.
[3] 李子扬 , 郑楠 , 方嘉宾 , 等 . 再压缩 S-CO2 布雷顿循
环性能分析及多目标优化 [J]. 化工学报 , 2024,75(06):2143-
2156.
[4] 张祎文 , 刘嘉欣 .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利用的双发
电路灯系统设计 [J]. 电气开关 ,2025,63(01):19-24+31.
[5] 黄靖 . LNG 冷能与太阳能耦合利用技术研究 [J]. 石油
石化节能与计量 , 2025,15(04):79-84.
[6] 史科锐 , 莫春兰 , 党玉荣 , 等 . 基于太阳能和双有
机朗肯循环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特性研究 [J]. 可再生能源 ,
2024,42(05):601-611.
[7] 宋昱希 . 基于太阳能塔的 SCO2 布雷顿循环耦合 ORC
的分析和优化 [D]. 南昌大学 ,2023.
[8] 伍振东 . 基于超临界 CO2 布雷顿循环的内燃机余热
回收热力系统分析与优化 [D]. 广西大学 ,2024.
[9] Li P.C., Cao Q., Li J.. Effect of regenerator on the direct
steam generation solar power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prolonged
thermal storage and stable power conversion [J]. Renewable
Energy, 2020, 159(10): 1099-1116.
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2361/2661-376X-07-09-173394
Refbacks
- 当前没有refbac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