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

朝贡体系与东南亚的适应策略研究

杜  军
宁夏师范大学

摘要


“朝贡体系”这一曾被高度程式化的叙事框架,长期以来主导了人们对东亚前现代国际秩序的理解。其所建构的
“中心—边缘”结构图景,虽为解释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等级互动提供了范式,但也在不知不觉中,遮蔽了地方性主体
的战略考量与制度调适能力。本文尝试跳脱单向依附式的解读路径,转而从东南亚国家的能动性与战略选择出发,重新审
视它们在传统东亚秩序中的实际角色。文章通过对大越与暹罗两国的比较研究,揭示它们如何在“朝贡”这一看似固定的
规则框架内,采取多元手法,实现自身主权的再生产与政治空间的扩展。这种行为方式表明,朝贡体系并非一套刚性制度,
而是一种不断被实践所重塑的协商性秩序。通过这一视角,可以为东亚国际秩序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路径。

关键词


东南亚外交策略;朝贡体系再解构;制度灵活性;区域能动性;比较历史分析

全文:

PDF


参考


[1] 克里斯托弗·科克 张依,“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正

在成形:< 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> 摘译”,《东方学刊》,

2022 年第 3 期,第 62 页。

[2] 何强林,“丝绸之路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——《丝

绸之路上的丝绸》读后”,《唐史论丛》,2025 年第 1 期,

第 420 页。

[3] 陈尚胜,“清代开海政策与互市体系”,《历史研究》,

2025 年第 4 期,第 112 页。

[4] [ 日 ] 冈本隆司:《何谓明代: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》,

杭州:浙江人民出版社,2022 年版,第 86 页。

[5]J.K.Fairbank and S.Y.Teng,“On the Ching Tributary

System,”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,Vol.6,No.2,June

1941,pp.155-156.

[6] 王文奇,“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叙事批判:重

思亚洲情境”,《太平洋学报》,2024 年,第 11 期,第 7 页。




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2361/2661-376X-07-11-174537

Refbacks

  • 当前没有refbac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