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

基于水面无人艇的拖曳声呐系统综述

张 开元, 董  昊, 李  爽, 刘 凇佐
哈尔滨工程大学

摘要


全球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,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技术革命领域。基于水面
无人艇(USV)的海洋空间观测技术得以不断发展,其中利用USV搭载拖曳声呐进行水下探测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。
本文将对基于USV的拖曳声呐系统进行综述;从拖曳稳定性、对接准确性和排缆密实性3个方面来阐述设计一个基
于USV拖曳声呐系统所需要的主要技术,并总结如何提高拖曳系统的定深性能,最后对USV拖曳声呐系统的发展方
向进行展望。

关键词


水面无人艇;拖曳声呐

全文:

PDF


参考


[1] 陈健瑞,王景璟,侯向往,方政儒,杜军,任

勇 . 挺 进 深 蓝: 从 单 体 仿 生 到 群 体 智 能 [J]. 电 子 学 报,

2021,49(12):2458-2467.

[2] 杨凯 . 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及分析

[D]. 导师:周东辉 .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,2015.

[3] 孙莉娟,辛树伟,赵亮,等 . 回转体拖鱼收放装置

[P]. 中国专利:CN204250311U,2015-04-08.

[4] 洪有财,陈小星,龚凯,朱城海 . 声呐拖体拖曳

稳定性研究 [J]. 声学与电子工程,2013,(02):24-27.

[5] 洪有财,陈小星,龚凯,朱城海 . 声呐拖体拖曳

稳定性研究 [J]. 声学与电子工程,2013,(02):24-27.

[6] 洪有财,陈小星,龚凯,朱城海 . 声呐拖体拖曳

稳定性研究 [J]. 声学与电子工程,2013,(02):24-27.

[7] 王鲁军 . 国外低频主动拖曳声呐发展现状和趋势

[J].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,2018,26(03):193-199.

[8] 郑荣,辛传龙,汤钟,宋涛 . 无人水面艇自主部

署自主水下机器人平台技术综述 [J]. 兵工学报,2020,41

(08):1675-1687.

[9]ABKOWITZ M A. Stability and motion control of ocean

vehicles [M].Cambridge,MA,US: MIT Press,1969: 32 - 50.

[10] 李志印,吴家鸣 . 水下拖曳系统水动力特性的计

算流体力学分析 [J]. 中国造船,2007(02):9-19.

[11]JOHN D A.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: the

basics with applications[M].New York,NY,US: McGraw-Hill

Education, 1995: 1 - 20.

[12] 李雪剑,刘志军,刘戈,林焰 . 考虑自由表面的

组合拖曳体阻力计算与设计优化 [J].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,

2017,57(04):376-382.

[13] 唐东生,谷海涛,冯萌萌,孟令帅,陈佳伦,

高伟 . 面向 AUV 自主回收的拖曳装置水动力特性研究 [J].

舰船科学技术,2021,43(05):107-114.

[14] 李英辉,戴杰,李喜斌,庞永杰,徐玉如 . 拖

曳系统静态构型的快速算法 [J]. 船舶工程,2001,(04):

36-38+60-3.

[15] 李英辉,李喜斌,戴杰,庞永杰,徐玉如 . 拖曳

系统计算中拖缆与拖体的耦合计算 [J]. 海洋工程,2002,

(04):37-42.

[16] 廖世俊,顾云冠,朱继懋 .6000m 深海拖曳系统

动力响应计算 [J]. 海洋工程,1995,(02):31-37.

[17] 王志博 . 多段式拖曳系统低张力缆段隔振方法研

究 [J]. 振动与冲击,2019,38(08):255-262.

[18] 郑智林,苑志江,金良安,谢田华 . 舰船机动

中拖曳系统建模与定深控制研究 [J].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,

2016,37(04):106-110.

[19] 王 树 新, 王 延 辉, 李 晓 平 .Dynamic Analysis of

Towed and Variable Length Cable Systems[J].China Ocean

Engineering,2007,(02):331-341.

[20] 王海波 . 水下拖曳升沉补偿液压系统及其控制研

究 [D]. 导师:王庆丰 . 浙江大学,2009.

[21]Mark A. Grosenbaugh.Transient behavior of towed

cable systems during ship turning maneuvers[J].Ocean

Engineering,2007,34(11):

[22]Weicai Quan,Yinshui Liu,Aiqun Zhang,Xufeng

Zhao,Xiaohui Li.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d

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passive heave compensation

system for the deep-sea tethered ROVs[J].Ocean

Engineering,2016,127(127):

[23] 刘启帮 . 水下高速拖体流体动力性能研究 [D]. 导

师:艾艳辉 . 中国舰船研究院,2016.

[24] 宋涛,郑荣,梁洪光 . 水下拖曳体自主布放回收

装置设计与研究 [J]. 舰船科学技术,2020,42(07):96-

101.

[25] 安雪斌,潘尚峰 .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中的接触

碰撞模型分析 [J]. 计算机仿真,2008,(10):98-101.

[26] 史剑光,李德骏,杨灿军,蔡业豹 . 水下自主

机器人接驳碰撞过程分析 [J]. 浙江大学学报(工学版),

2015,49(03):497-504.

[27] 杜俊,谷海涛,孟令帅,白桂强 . 面向 USV 的

AUV 自主回收装置设计及其水动力分析 [J]. 工程设计学

报,2018,25(01):35-42.

[28] 谭加加,刘鸿宇,黄武,吴先华 .PID 控制算法

综述 [J]. 电子世界,2015(16):78-79.

[29] 黄良沛,易武志 . 电驱动海洋绞车智能排缆控制

系统设计 [J]. 机械工程师,2015(09):14-17.




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2361/2661-376X-04-08-83443

Refbacks

  • 当前没有refbac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