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《红字》汉译本对比研究
摘要
现人物对话的风格和语言特点,是本研究的重难点。本研究将基于分析两位译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中人物对话来品
味二者翻译理念,方法技巧。首先,笔者对国内外有关《红字》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,并介绍了《红字》和作者霍
桑;第二通过对两个译本的比较分析,了解交际翻译理论在两个译本中的指导作用和地位。第三,本文选取了《红
字》两个译本中的主要对话文本,分析了直译和意译的应用,以及两种翻译技巧对复杂词语和句子的处理。
关键词
全文:
PDF参考
[1]Deng Zhen.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
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: a Perspective of Fusionof
Horizons Theory, Changsha: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,2012.
[2]G.Thomas Tinsel. A Noteonthe Structure of The Scarlet
Letter. Berkeley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 1962.
[3]Gentler, E.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(revised
2nd version). Shanghai: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
Press, 2004.
[4]New mark, P.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[M]. Shanghai:
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
[5]Press, 2001a:32-145 Newmark, Peter. A Textbook
of Translation [M].Shanghai: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
Education Press, 2001:185-189.
[6] 查明建,谢天振 . 中国 20 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 . 武
汉: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7.
[7] 陈福康 .《中国译学理论史稿》. 上海:上海外语
教育出版社,2000.
[8] 李冰 . 用“信达切”的翻译标准看姚乃强的《红
字》.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,2007 侍桁(译).《红字》. 上海:
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,1954.
[9] 汪柳花 . 敢于与上帝争夺爱情的女性——试析
《红字》与《荆棘鸟》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. 长沙大学学
报,2013(1).
[10] 姚 乃 强(译 ).《红 字 》. 南 京: 译 林 出 版 社,
1996.
[11] 袁琼 . 谈翻译中的“信、达、雅”—评《红字》
的两种译本 .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,2002
[12] 杨金才,王育平 . 新中国 60 年霍桑研究考察与分
析 [J]. 学海,2011(06)
[13] 张梦麟 .《红字》[M]. 上海中华书局,1934.
[14] 张杰 .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读《红字》. 语文学刊,
2011(4).
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2361/2661-376X-04-13-85004
Refbacks
- 当前没有refbac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