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古文字与写意文人画的关系 ——以甲骨文为例
摘要
本人从中国古文字的源头处,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处,挖掘其对中国文人画的影响,以及中国文人画
与古文字的相互作用,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,将二者的关系在当前的研究现状下,进一步地深刻剥析二者基
本的审美意趣和内在的人民性、社会性。
与古文字的相互作用,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,将二者的关系在当前的研究现状下,进一步地深刻剥析二者基
本的审美意趣和内在的人民性、社会性。
关键词
古文字;写意文人画;书画同源;审美意趣;人民性;社会性
全文:
PDF参考
[1] 唐 兰,《古 文 字 学 导 论 》[M]. 济 南: 齐 鲁 书 社,
1979.26.
[2] 裘锡圭,《文字学概要》[M]. 北京:商务印书馆,
2017,26.
[3] 刘 翔,《古 文 字 读 本 》[M]. 北 京: 商 务 印 书 馆,
2019,2.
[4] 黄宾虹,《崂山写生图》[M]. 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
社,2013,2
[5] 符太浩,刘锋,唐生周,杨庭硕 . 历史人类学与
相关学科的对话——以甲骨文、金文破译为例 [J]. 吉首
大 学 学 报(社 会 科 学 版 ),2002(01):110-114.DOI:
10.13438/j.cnki.jdxb.2002.01.025.
[6] 奕明 . 春山瑞松图 [J]. 老年教育(书画艺术),2014
(06):12-13.
[7] 李苦禅,《李苦禅作品全集》[M]. 浙江:人民美术
出版社,2016
[8] 季示昌,《毛泽东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》[M]. 北京:
商务印书馆,2013
[9] 熊言安 . 苏轼《木石图》卷本幅及刘良佐、俞希
鲁题跋考辨 [J]. 荣宝斋,2019(04):232-243.
[10] 郭沫若,《青铜时代》·285 页 [M]. 上海:群益出
版社,1935
[11] 苏轼,《东坡志林》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7
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2361/2661-376X-04-11-89316
Refbacks
- 当前没有refbac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