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

关于冰缬染多样化创新模式的研究

许 太华
宜宾学院

摘要


巴尔,我国历史悠久。从“山顶洞人”的时候开始,就把红铁矿作为颜料,把装饰品染成了红色。《周
礼·天官》中有关于“染人染丝绸帛”的记述。在周代,民间有专门的染匠从事丝绸染色的工作。当时,植物染料主
要用青草染蓝色,用黄草染红色,用紫草染紫色,用栀子染黄色。春秋时代,青草的栽培已经很普遍,孩子在《劝
学》和《王制》等篇中总结了织物的染色经验,提出了“青取青比青”的科学论断。在现代工业使用化学染料印制
在各种合成面料上之前,人们长期使用以蓝靛为主的植物染料对棉、麻、线等天然织物进行手工染色。1
  几千年来,我国劳动人民积累和掌握了丰富的印染艺术,秦汉之间有着夹频率、扎巴、印制、蜡巴等印染方法,
直到唐代,各种印染巴厘已经争奇斗艳,印染艺术已经达到历史繁荣时期。薛涛用《海粱溪》写诗。到了北宋,印
巴的技术非常繁杂,发展得需要时间和劳力,政府曾两次禁止民间服装制造。元代的《碎金》一书中,总结了唐代
盛行的9种染巴厘的名字,当时的技术越来越精湛。明清时代纺织业进一步发展,大大小小的印染工房遍布各地,
民间大量制造并染色青酸,以青白色为主的民间印染用品深深扎根于民间。到了20世纪初,工业纺织产品的批量出
现,对传统手工业的生存产生了严重的冲击,生养的民间印巴艺术开始逐渐消失。在这条历史长河中,一些技法的
制作,如印染尊重、团的框架、哲巴厘等是怎样的技法已经不为人所知,但凭借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,各种印染技
艺得到了高度的传承,又因为个人的革新,不断出现新的印染技法。“失礼求诸野”的少数民族保留了原始的做法,
从仪式现存的珍贵的民间印染实物中,我们仍然可以透过它的闪光,窥见它不朽的价值。

关键词


冰缬染;多样化创新;文化价值

全文:

PDF


参考


[1]《国家级无形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——苗族蜡

染技术》

[2] 杨晓辉 .《贵州民间蜡染概说》[J].2008(3):5-6

[3] 王干 .《试论苗族传统蜡染色技术及其技术的现

代应用》

[4] 雷丽,项正文.《苗族传统蜡染色现状与保护对策》

[5] 周均 .《外国民间蜡染艺术的浅析》

[6] 尹 晓 莎, 王 建 明, 王 伟, 进 一 气 31051; 潘 伟

杰 .“基于案例推理的民族工艺品个性化定制方法的研

究——以贵州省蜡染色为例”




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2361/2661-376X-04-11-89364

Refbacks

  • 当前没有refbac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