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析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实践教学
摘要
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课程应当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和依法治国的制度。教育的目的是明白人一生应该有的责任和义务。青年大学生一代有能力、有责任、有担当,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自己,懂得运用先进的知识文化武装自己,让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。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中心,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。老师要积极承担起“引路人”、“纠错者”的责任。学生要好学,争当主人翁,立志做奋斗者。经过探索,互动式教学、案例式教学、提问式教学为广大的教育者提供了一种积极可取的实践教学方法。
关键词
实践教学;优势;互动;学生主体
全文:
PDF参考
[1]冯新平.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”课程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究[J].兰州教育学院学报,2018,34(04):96-97+100.
[2]王东维,齐源.高校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课启发学生自觉的四个维度[J].延安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8,40(01):120-123+128.
[3]王滨有.高校“思想道德修养”课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当议[J].思想理论教育导刊,2004,(7):31.
[4]文道群.互动,让思政课增加温度——以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课程为例[J].教育教学论坛,2018(11):49-50.
[5]洪明.试析提问式教学方法在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”课中的运用[J].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,2010(14):51-52.
[6]马金岭.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”课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[J].教育与职业,2010(26):127-129.
Refbacks
- 当前没有refbac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