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出版说明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环宇英文官网付款页面

基础教育阶段主体性师生关系建构

吴 倩慧
扬州大学

摘要


主体性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对于教育过程中主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。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、能动性以及创造性,还能帮助教师理解教育教学过程不是单向输出的过程,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双主体性的互动过程。在此基础上师生关系将由单向传输变为双向互动。

关键词


主体性 ;主体间性 ;师生关系

全文:

PDF


参考


[1]吴航.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[J].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0(06):136-142.[2]叶澜.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. [M].中国书籍出版社, 2014.[3]小威康·E.多尔. 后现代课程观.第2 版[M]. 教育科学出版社, 2015.[4]保罗·威利斯, 秘舒, 凌旻华. 学做工: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[J]. 当代外国文学, 2013(02):12-12.[5]尤, 尔, 根,等. 交往行为理论: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.第一卷[M]. 上海人民出版社, 2004.[6]康伟. 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[D].陕西师范大学,2007.[7] 张济洲. 主体间性与师生关系[J]. 哈尔滨学院学报,2004(01):122-124.[8]保罗·弗莱雷. 被压迫者教育学:30 周年纪念版[M].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01.[9]Chiang Tien-Hui,Zhang Pingping,Dong Yonggui,ThurstonAllen,Cui Laiting,Liu Jun-ren. How is regulative discourserecontextualized into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in Basil Bernstein’s codetheory? A study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recognition and realizationrules based o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’ perceptions[J].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,2021,108.[10]刘宪俊. 教育主体间性:意义及彰显[D].四川师范大学,2005.




DOI: http://dx.doi.org/10.12361/2661-4960-04-21-102838

Refbacks

  • 当前没有refback。